当前位置:主页 > 关注 >

天天日报丨清华博士谈育儿|“双减”之后,普通家庭这样育儿才有希望

发布时间: 2023-07-02 22:14:14 来源:顶端新闻

所谓最好的教育,其实就是给予孩子三样礼物:谋生的能力,爱和接纳,以及健全的人格和阳光的心理。

吴军,毕业于清华大学 ,于美国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取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。


【资料图】

他曾是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,担任过腾讯副总裁,还是个著作颇丰的作家。

但同时,他也是一位父亲。

为了帮助女儿申请大学,他曾走访过包括牛津、剑桥、哈佛、 耶鲁、麻省理工等十几所顶尖名校。

这样的多重身份,让他在谈及各种教育问题时,总能抽丝剥茧、直指靶心。

在采访中,他这样说道:

"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压孩子压得太紧,而是这三大问题:

第一,以‘课本上教育’为主,在技能以外教得太少;

第二,带着寻求‘标准答案’的思路在学习;

第三,把考试和一时的成败看得太重。"

看了吴军博士的采访后,我一直在想:

父母总说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,那么,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?

好的教育

是教会孩子谋生的能力

吴军博士在采访中举例道:

"在美国跨学科竞赛中,不考你会不会编程,而是让你提出方案,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。

例如,美国许多基础设施是在二战后建立的,不少水管都会漏水。

而全部更换一遍,需要一万多亿美元。

有一次竞赛就根据这样的背景条件,提出了一个要求:

制作一个方案,能够在比较便宜又不中断供水的情况下,解决水管漏水的问题。"

这个要求一出,不少孩子都懵了。

毕竟,在生活中,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只有一个,那就是"好好学习就够了"。

所以事无巨细地包办一切,为孩子做好一日三餐、打扫房间、整理床铺,甚至连内衣、袜子都不让孩子自己洗。

却忽略了:

一个不懂如何解决实际问题,没有一点日常生活技能的孩子,哪怕成绩再好,将来也难以适应社会。

还记得神童魏永康吗?

11月17日,38岁的魏永康因病逝登上热搜,他的过往经历,也再一次被人提起。

魏永康从小聪明过人。

8岁时就连跳几级进入重点中学读书,13岁考上湘潭大学物理系,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,硕博连读。

而他的母亲也打心眼儿里认定,只有好好读书,以后才有出路。

为此,她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,包括给儿子洗脸、端饭、洗衣服。

直到魏永康上高中时,母亲还在亲自给他喂饭。

然而,当魏永康独自一人去中科大读研,脱离了母亲的照顾后,他却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巨婴:

他不知冷热,经常大冬天还穿着单衣、拖鞋,在校园里游荡;

不会打扫卫生,把脏衣服、臭袜子扔得到处都是。

无法和老师、同学沟通,甚至不记得考试和交论文的时间。

最终,被中科大劝退。

不少父母总以为家务劳动是"琐事",只有学习才是"大事"。

殊不知,那些被父母认为"浪费时间"的"小事",却成了孩子人生路上的坑。

斯坦福大学前新生院长在TED演讲中提出:

一项历时75年的实验发现:

真正的成功者,往往是从小就具备处理家务类琐事的能力。

而那些以学习为唯一目的的孩子,短期内看似收获了分数、荣誉,但从长远的代价来看,他们都失去了独立生活、适应社会的能力。

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孩子,又要拿什么去与生活握手言欢呢?

教一个孩子做家务,便是教会他谋生的能力。

有了这种能力,孩子这一生都不会过得太糟糕,因为无论何时,他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,和拥抱生活的热情。

好的教育

是懂得因材施教

吴军博士在采访中提到了一个词:

追赶者。

在他看来,很多孩子都被培养成了追赶者,一直都在追寻"标准答案",别人怎么做,自己也跟着照做。

可一旦前方没有参照物的时候,就不知道往哪跑了。

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傅雷的小儿子傅敏。

教育家傅雷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傅聪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,从小学琴。

小儿子傅敏见了,便想要模仿哥哥的成功,也跟着学音乐。

但好在他身后还站着一个充满智慧的父亲。

傅雷观察了一阵子后,告诉傅敏,他其实更适合做教育。

果不其然,长大后的兄弟俩,一个成了著名的钢琴家,一个当了优秀的教师。

其实,人生哪有什么"标准答案"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,他或许不够聪明,或许不够完美,但他一定有属于自己的舞台。

而为人父母要做的,不是将孩子培养成千篇一律的模样。

而是保留孩子的创造性,因材施教。

在TED演讲《学校如何扼杀了创造力》中,著名教育家肯·罗宾逊提到了这样一个名字:

吉莉安·莱尼。

吉莉安是一名出色的舞蹈指导,曾指导过歌舞剧《猫》、《歌剧魅影》等作品。

然而,回顾吉莉安的学生时代,却发现:

当时她在学校的成绩和表现都是一塌糊涂,老师认为她无法集中注意力,经常坐不住。

因此,学校写信给吉莉安的父母,想要劝她退学。

但吉莉安的妈妈没有放弃。

她带着小吉莉安四处求医问药,最终,有一个医生告诉吉莉安的妈妈,这孩子没有生病,她是个天生的舞蹈家,应该送她去学舞蹈。

妈妈思索良久后,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。

走进舞蹈学校,妈妈和吉莉安惊讶地发现,这里都是和吉莉安一样的孩子,她们坐不住,只有在身体行动时大脑才能思考。

这些孩子就聚在一起跳芭蕾、打拍子、玩爵士乐。

后来,吉莉安考上了皇家芭蕾舞学校,并凭借出众的表现,成了一名独奏演员。

毕业后,她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,还担任了好几部史上最成功音乐剧的导演、舞蹈指导,为自己积攒下数百万的身家。

可以说,没有妈妈的坚持和守候,就没有今天光彩熠熠的吉莉安。

不是所有的鱼,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。

与其不顾自身情况地去追求高分,让孩子过上千篇一律的"标准人生",父母倒不如换一种思路:

保护好孩子的独特性和创造性,将热情和天赋当作燃料,让他活成人间不一样的烟火。

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,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。

所谓最好的教育,其实就是给予孩子三样礼物:

谋生的能力,是一个孩子独立的底气;

爱和接纳,点燃孩子的生命,让他们在相信自己、成为自己、丰盈自己的路上,变得更加坚强;

还有健全的人格和阳光的心理,陪伴着孩子走向远方。

教育好孩子,永远是为人父母最神圣的使命。

标签:

为您推荐